清晨的阳光掠过东莞东城的天际线,中集国际数科城的玻璃幕墙被镀上一层金边——这束光不仅驱散了晨雾,更照亮了这片土地跨越三十多年的时空蜕变。曾经的塑胶玩具厂流水线声已消散在风中,即将取而代之的是数智大厦里调试设备的工程师、企业独栋中热烈讨论的创业团队,以及商业街区里升腾的烟火气息。7月24日,这座承载着产城融合理想的产业社区,迎来首批入园企业,共启产业新章。
从 "机器轰鸣" 到 "数智流光":231 亩土地的发展变迁
回溯 20 世纪 90 年代,桑园第三工业园区曾是港台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集聚地,塑胶玩具、印刷、手袋制造等企业的机器声昼夜不停,支撑起区域经济的初期繁荣。然而,随着时代车轮滚滚向前,粗放型发展模式渐显疲态,厂房闲置、产业价值低迷等问题接踵而至,231 亩土地面临的发展瓶颈,成为东莞城市更新进程中必须破解的课题。
2018 年,东城街道将这片土地纳入城市更新重点范围,为转型奠定基础;2021 年 12 月,中集产城接过改造重任,以"市首个功能混合型新型产业类更新项目"的定位,斥资 26 亿元启动改造工程,一场"腾笼换鸟"的变革正式拉开帷幕。
展开剩余83%从规划蓝图到机器进场,从地基开挖到楼宇封顶,这片土地经历了脱胎换骨的变化。如今,总建筑面积约 45 万㎡的产城综合体拔地而起,19 层数智大厦矗立其间,企业独栋错落有致,共享绿芯的草坪生机盎然。
目前,项目南区 M0+C2 地块的建设者们正顶着烈日绑扎钢筋,首期交付的企业独栋外墙上,部分企业的招牌已悄然挂上;北区的基坑里,打桩机正按施工计划有序作业。更令人惊喜的是,园区道路已能看到通勤车穿梭,政务服务站里工作人员已开始为企业办理注册手续——运营前置、招商先行,与园区建设同频共振,这正是国企以行动兑现承诺的生动体现。
高企 "择地而栖" 的秘密:空间会说话,服务有温度
在首期交付的产业空间里,一份亮眼的"成绩单"格外引人注目:28家签约企业中,4 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、10 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、6 家规上工业企业赫然在列。这份成果背后,是中集国际数科城"空间适配+服务赋能"双重优势构建的强大产业生态引力场。
走进即将交付的企业独栋,"产研展销办"一体化的设计理念贯穿始终。灵活的空间布局可根据企业需求切换办公、会客、社交等场景,燃气接入等细节设计更是精准匹配企业全链条发展需求。而 19 层数智大厦的"工业上楼"模式,以高实用率和"堆叠式"布局,让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现"楼上楼下"的高效协同。
硬件之外,软件服务同样扎实。项目打造的"7 大类 21 项"C +运营服务体系,涵盖了企业从入驻到发展的全生命周期需求。数字经济产业示范基地等五大平台的落地,政企联合招商办公室提供"一企一策"定制化政策包,让企业在这里感受到"来了就是家"的温暖与便捷。
共赢格局:从数据提升到民生改善
中集国际数科城首期的交付,不仅是一栋栋楼宇的移交,更是一场"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、环境效益"的协同提升,形成了“政府引导+市场运作+集体受益”的良好格局。
经济提质增效——淘汰原有低效企业后,已引进 28 家企业,预计年产值超 10 亿元,预计税收贡献达 2100 万元。目前项目仍在持续招商中,更多优质企业将陆续入驻。但比数字更珍贵的,是三方共赢的生动实践:企业找到了发展土壤,社区享受到更新红利,居民感受到生活品质的提升。
集体收益倍增——通过改造,社区获得 13.3 万㎡优质物业及 1.64 亿元现金补偿,年租金收入增长 85%,资产价值提升 3 倍。这一转变不仅实现了社区资产的显著跃升,更通过产业空间的升级迭代反哺区域发展,成功吸引优质企业集群落地扎根,构建起“社区资产增值与产业生态升级”的良性循环。
民生显著改善——项目消除多处环保安全隐患,新增就业岗位 6000 个,带动片区基础设施全面升级。曾经的塑胶废气和机器轰鸣已成为历史,取而代之的是商业街区的热闹喧嚣、共享绿芯此起彼伏的夏日蝉鸣。
标杆意义:大湾区产城更新的“东莞答案”
当大湾区的城市更新还在面临"拆与留"的取舍时,中集国际数科城已交出了"改与兴"的答卷。项目的顺利推进,既得益于各级政府的悉心指导与大力支持,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助力。
作为东城街道"百千万工程"的生动实践,中集国际数科城的成功落地具有重要示范意义:一是探索出工改M0政策实施的“东莞方案”,为城市更新提供制度创新样本;二是打造出“政府引导+市场运作+集体受益”的三方共赢模式,形成可推广的产城融合经验;三是构建起“空间再造-产业重构-服务升级”的全链条转型路径,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范式,实现了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、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。
这种“以改促兴”的实践,不仅为东莞市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示范样板,也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更新和产业升级积累了宝贵经验。
按照规划,园区建成后,将计划实现入园企业超350家、实现年产值约 50亿元、吸引高端人才超 10000人,数字经济、智能制造、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在这里形成多元化的产业生态。但比蓝图更动人的,是"产业有呼吸感、城市有烟火气"的平衡——白天,这里是产业精英的拼搏主场;夜晚,这里的缤纷生活同时也被开启。昼夜交织的活力场景,正是产城融合的生动写照。
夕阳西下时,数智大厦的玻璃幕墙反射着晚霞,与远处社区居民楼的灯光连成一片。从旧工业园到数科新城,这场跨越三十多年的蜕变,不仅是建筑形态的更新,更是发展逻辑的进化。当首批企业的机器开始运转,当第一班通勤车载着员工回家,中集国际数科城的故事,才刚刚写下崭新的第一章。
发布于:广东省配资加杠杆,2023十大正规配资平台,哪个平台可以买股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