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
这条在《康平本》是降一字格排版的条文。
下边我们解读:
“伤寒发汗已解”,我们可以把它简单的理解成就是太阳表实证,服过了发汗药以后症状基本消失了,它的治疗也是正确的,也起到了应有的作用。
“半日许复烦”,过了半天的时间病人又开始不舒服了。“复烦”又开始不舒服了。
“脉浮数者”,这是列举的典型的一个症状。实际上“脉浮数”它本身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,是说脉浮在这个地方。因为本来得的是表证,吃了解表药以后又出现了这样的情况,说明前边没好利索,也说明病情相对比较严重,虽然治疗的正确,但是没有根除。“脉浮数”,我们别把它单纯地看做是得有这个脉象,实际上它的背后的意义就是说病没有全好,也在告诫你别以为是又得了别的病了。太阳病的前几条不是“或已发热,或未发热”,脉不也是“脉数急”吗?这是人体在抗病的一种反应。“脉浮数”,或许已经开始发热了,或许是一个发热前的前驱症状,它“浮”在表,“数”实际上这个时候已经要发热了,或者已经开始发热了,体温开始高了。
列举这个脉象是什么意思呢?比如说吃了麻黄汤,出了汗感觉轻松多了,过了半天以后又觉得开始不舒服,这个时候你摸摸脉,尽管可能还没有发热,但是脉跳得很快,而且又浮,浮就在表嘛!实际上是说病尽管治疗正确但没有全好,应该用桂枝汤再发汗,后边跟的是“可更发汗”嘛。
这里交代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治疗原则。因为病人已经发过汗了,或者用现在的一句土话说汗已经出透了,而且病也好了那么一阵儿,如果再出现反复的话,这个时候就应该用桂枝汤了。因为它处在一种表虚证的状态,用现在话说就是汗腺孔已经打开了,在这种情况下,就算是有像脉数,也许再过两个小时以后就开始发烧了。那么发烧、头痛,甚至包括身疼痛,你也不要以为是个表实证的,不能当表实证来治,应该用桂枝汤来治疗。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治疗原则:发过汗以后或泻下以后都必须应用桂枝汤,不能用麻黄汤了。
下边做一个小结:伤寒病,经发汗治疗后,症状已基本消失,但是过了半天左右的时间,患者又出现烦的症状,同时表现为脉浮数的,还应该用发汗的方法来治疗,宜用桂枝汤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配资加杠杆,2023十大正规配资平台,哪个平台可以买股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