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扫码充个电,5毛钱变1块2?"家住南宁某小区的老张盯着充电桩小程序账单直瞪眼,"这充电费咋跟海鲜市场似的天天涨价!" 别急,这次有人出手治了——广西市场监管局6月启动的价费"护民"行动,专门收拾这些乱收费的"套路玩家"。
充电桩里的"糊涂账"
在钦州某小区,充电桩贴着"明码标价"的告示,可居民李女士吐槽:"写着电价5毛,服务费3毛,实际扣款永远超1块!"好家伙,这不就是典型的"阴阳价单"嘛!
其实广西去年就立了规矩:充电必须价费分离,电费按居民合表电价0.5491元/度收,服务费要明明白白单列。可有些企业玩起"障眼法"——小程序里把服务费调成动态浮动,今天加个"高峰附加费",明天来个"设备维护费",搞得比奶茶店的隐藏菜单还花哨。
钦州市场监管局的执法队最近跑遍107个小区,发现更绝的操作:某物业把充电桩电表接到商业用电线路,每度电多赚2毛差价。这波"暗度陈仓"被逮个正着,执法人员当场指着电表箱问:"这线路改得挺专业啊,要不要给你颁个电工证?"
医疗养老的"温柔刀"
比充电桩更狠的是某些医院收费处。桂林某三甲医院被查出"超能操作":患者躺手术台上麻醉了,突然告知要加收"特殊体位费";老人住院三天,护理费按五重标准叠加计算,护士站小哥还振振有词:"翻身拍背算一级,喂饭算二级,聊天解闷算三级..."
养老院也不遑多让。梧州某机构把2980元的"基础套餐"拆成床位费、微笑服务费、夜间呼吸监测费,最后实际收费直奔5000+。老人家们苦笑:"这分明是拆盲盒式收费!"
旅游市场的"魔术手"
阳朔某景区门口立着醒目的"门票68元"招牌,等游客扫码付款才发现:想看溶洞?加40!坐摆渡车?加30!连上厕所都要收"岩洞生态维护费"。有游客吐槽:"活像进了自助火锅店——锅底便宜,涮菜血贵!"
更绝的是某些民宿的"动态定价"。周末房价翻倍认了,可连下个雨都成了涨价理由——"雨季情调费+20%",网友调侃:"这定价系统怕不是接入了天气预报?"
监管亮剑的"三板斧"
这次广西动真格了:
智能监控:给充电桩装远程监测系统,电价波动超3%自动报警,比炒股的盯盘还精准;
穿透式查账:医院收费清单必须细化到"棉签数量",养老院套餐得标注明示"微笑服务是否收费";
游客反杀机制:景区遇到捆绑销售,扫码举报后门票钱秒退,违规商家直接上"黑榜"。
柳州某小区物业经理老周坦言:"现在充电收益明细实时上传监管平台,想动手脚?系统比纪委查得还快!"
老百姓的"防坑指南"
充电避坑:扫码前认准"桂充电"小程序,全区统一定价查询;
医疗维权:保存带二维码的收费清单,重复收费可追三倍赔偿;
旅游反杀:遇到"门票+必消项"套餐,当场拨打12315,30分钟内响应。
南宁市场监管小哥在社区宣讲时说得实在:"那些藏着掖着不写清楚的收费项目,十有八九都有猫腻!"
当阳朔漓江的竹筏载着游客划过青山绿水,当小区充电桩的指示灯在夜色里规律闪烁,这些民生消费场景本该透着城市的温度。广西这场持续半年的价费保卫战,捅破的是价格欺诈的窗户纸,撑起的是老百姓的钱袋子。
那么最后小编想问:您家小区的充电桩收费单,能看得明白吗?
#热问计划#
配资加杠杆,2023十大正规配资平台,哪个平台可以买股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