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健林到底经历了什么,让整个万达集团一次次陷入舆论漩涡?从限高令刚发布转眼又被“特事特办”解除,到万达的黑马式扩张,再到如今不断甩卖资产,民营地产龙头的命运似乎总和时代的脉搏紧紧纠缠。这其中,是资本环境的冷暖,是行业巨变下的无奈,更是个人选择与企业兴衰的真实折射。每一次风暴来临,都让人忍不住追问,每一步决策到底影响了多少人的生活?
要说万达的故事,必须从它在大连的起点讲起。上世纪末,大连的旧城改造正需要一个有能力、有野心的承包商,而王健林的万达,就在那时找准了第一步。这家企业很早就明白:别把希望全押在黄金地段,而要以品牌做突破口,通过对社区环境、商圈生态的系统升级,打造可复制的商业模式。这种“订单式地产”和重资产运营,乍一看极为激进,但在2000年代的中国地产黄金期,无疑能锁定城市的发展红利。
当其他开发商还在低价拿地、快速开发时,万达已经开始复制购物中心的标准化打法,尤其是三四线城市。那些原本没有商业氛围的地方,甚至凭着万达广场一开,突然就有了高级感和活力。这种方式,靠的不只是地理位置,更是品牌效应和极致的成本控制。很多地方的商业升级,其实就是拿着万达的模式硬生生“拉升”出来的。调查数据显示,三线以下城市万达广场开业一年后,区域商业整体营业额普遍提升了30%以上,这种带动力不是小打小闹,而是实打实的改变。
可万达的发展没打算停在国内。从2012年到2017年,王健林突然变得“国际化”,单是美洲、欧洲就投了几十亿美元。最有名的案例莫过于收购美国AMC院线,一下就让万达成了全球最大的影院运营商。伦敦的高端地产项目One Nine Elms、西班牙、澳洲的顶级酒店、度假村,一个个砸钱又砸人,万达的国际名声像坐火箭一样蹿升。王健林那句“让世界更爱中国”不知道让多少媒体争相报道。搞体育也没闲着,2015年一掷十几亿欧元买下瑞士盈方体育传媒,还高调入股马德里竞技,真的是想在全球圈地“社交”。本来企业多元化布局无可厚非,但行业专家早就警告:海外扩张虽然提升了影响力同时也推高了负债率,财务风险如影随形。尚德数据研究机构分析过,万达2017年底碳资产负债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,海外布局的高杠杆隐患其实从那时就已经埋下。
外界觉得万达一直那么强,其实转型的难题才真正让王健林焦头烂额。2015年以后,中国地产的黄金年代结束,各种调控政策一波接一波。万达果断决定,从重资产向“轻资产”转型,想靠品牌和运营能力挣钱,而不是一味地靠买楼卖楼。正值这一节点,王健林又搞出个大新闻——2017年叫来了苏宁易购、腾讯和融创,给万达广场装上“互联网”“大数据”的发动机,号称要造中国最大的线下数字零售联盟。那个时候,谁都觉得万达又要引领一波消费升级新潮流。可惜世事难料。苏宁很快就陷入资金困境,腾讯的资源支持也不如想象中持续,联盟内部协同效率不高,最终没有成为万达转型的决定性推手。甚至连万达本想通过港股上市“脱困”也一再受挫。一边轻资产的转型虚火,另一边海外项目产出不如预期,后果就是集团财务压力不断累积。根据《中国房地产报》联合深商会发布的数据,2017-2023年间,万达总负债一路攀升,上市计划三次搁浅,无数次传出资金链收紧的消息,行业的周期转向也把整个公司推向了更大的漩涡。
于是,断臂求生成了王健林想活下去的唯一出路。自2018年以来,万达陆续出售酒店、文旅、优质广场物业,甚至连控股权都转手给了太盟投资集团等机构。外界都说这是深度去杠杆,后台资本主控,但真正痛苦的是那些正在运营的商场和职员。调查显示,万达在过去五年间抛售资产涉及超过70个项目,绝大多数是营收和回报都不错的优质物业,这样的行动幅度在整个中国地产圈都属罕见。另一方面,业内权威人士指出,太盟接手的不是轻松持有,而是必须继续去杠杆化并重新协调各方债权关系,否则依然会面临系统性经营风险。整个过程,就是用“卖”来换“活”,但实际能否真正脱困,还要看后面能不能稳住现金流,能不能挺过资产贬值的周期。
现在回头看,这一切都是因为市场和政策变了。如果说过去地产、消费类企业靠“高估值、高杠杆”就能不断扩张,那这几年资本市场的偶像已经换成了科技。像万达、苏宁、甚至西贝这样的大型民企上市不顺,资本市场冷淡,直接带来业务的萎缩。西贝上市对赌压力、苏宁资金链断裂,不都是前几年高歌猛进遗留下的难题?而那些转型为科技主导的新企业,一时风头无两,完全成了资本市场的新宠。地产、消费类企业受制于政策、周期和债务天花板,民企老板再精明,也难以“单挑”时代大势。
专家建议现有民企必须建立更强的风险防控体系,别在旧赛道里徘徊,要组建跨界多元团队,重构财务弹性,尝试与科技、数字化产业深度融合,否则迟早又会走到万达的老路上。身边不少朋友听说万达卖广场,都担心城市商业能不能撑得住,其实未来的核心不是谁守着最好的地段,而是谁先搞明白新一代消费者的真正需求。
说到底,王健林和万达的沉浮就是中国地产和民营企业转型的活教材。最风光时靠的是敢赌敢拼,一旦环境变了,曾经的信仰和模式就必须要洗牌。限高令解除是个特殊案例,却也提醒我们,体制的灵活性有时能救一时危机,却救不了大势转向。接下来万达能不能二次转型,很多人都在关注,因为这不仅关系一家公司,更影响着无数人的家庭、梦想和城市生活。
时代洪流滚滚向前,谁能抓住下一个浪头,才是真正的赢家。
(免责声明)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如有事件存疑部分,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。
#热问计划#
配资加杠杆,2023十大正规配资平台,哪个平台可以买股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